陳素琴:德藝雙馨深耕梨園 唱響上黨梆子新時代
□張婷婷
翻山越嶺,涉水過河,太行山的溝溝壑壑,莊戶里的白發鄉親,是陳素琴寄托希望與愛戀的地方。
全年300余場演出,一演就是幾十年,歲月有戲曲相伴,青春隨時光流走……從藝近30年來,陳素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創排了《太行娘親》《沁嶺花開》《申紀蘭》等多部文藝作品,帶領上黨梆子走向新時代的藝術高峰。
作為山西“四大梆子”之一,上黨梆子有著濃烈的地方戲曲色彩,且多為方言演唱,唱腔板式變化在梆子腔系中是最豐富多彩并獨具特色的。
上黨梆子《太行娘親》劇照,飾趙氏。
3月28日,第五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對44名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進行表彰。山西省一人入選,晉城市上黨梆子傳習所所長、一級演員陳素琴獲此殊榮。
“非常激動,倍感榮幸,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痹陉愃厍倏磥?,德藝雙馨,德是前提,藝是本分,文藝工作者的人生價值要在德藝雙馨中去成就、去體現,努力以高尚的操守和文質兼美的作品,為歷史存正氣、為世人弘美德、為自身留清名。
1984年,12歲的陳素琴考入高平縣(現高平市)藝術學校戲曲表演專業,主攻青衣、小旦。畢業后進入高平縣人民劇團,經過不斷努力,陳素琴由一名小演員逐漸成長為臺柱子、團長。多年沉淀,厚積薄發。2011年至2012年,陳素琴精心創作并領銜主演的以全國勞動模范申紀蘭為原型的現代戲《西溝女兒》大獲成功,讓這個名不見經傳的縣級劇團聞名全國。
2014年,陳素琴被調任晉城市上黨梆子傳習所所長、晉城市上黨梆子劇院有限公司經理,主演、團長一肩挑,陳素琴硬是憑著一股韌勁兒,克服重重困難,高高舉起“上黨梆子第一團”這桿大旗。
藝術創作環境和團隊的提升,陳素琴開始狠抓劇目創作。她先后創排的新編歷史劇《程顥書院》及傳統戲《啞女告狀》《梁紅玉》等劇目,深受群眾喜愛,形成了新創劇目打局面、移植劇目闖市場、傳統劇目練隊伍的可喜局面。
同時,她敏銳地意識到后備人才于上黨梆子傳承發展的關鍵性,多次以省、市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身份積極呼吁、建言獻策。2015年,她不惜代價毅然接收了晉城職業技術學院藝術系戲曲大專班30名學員,且全班接收,不舍得落下一個孩子,只為孩子們多年的勤學苦練和藝術技藝得以施展,只為上黨梆子薪火相傳。
參加高平·陳區第六屆“梨花深處是我家”云賞梨花節。
一部戲,火了一個劇種,也活了一個劇團。2017年,是上黨梆子被深深銘記的一年。這一年,陳素琴帶領上黨梆子首次登上新年戲曲晚會,開上黨梆子歷史之先河。這一年,她舉全團之力創排并領銜主演的大型上黨梆子現代戲《太行娘親》被評審為文化部2016年度戲曲劇本孵化計劃資助項目、國家藝術基金2017年度大型舞臺劇和作品創作資助項目。
據介紹,《太行娘親》是2016年的新排劇目,講述了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婆媳兩代太行母親舍棄親生骨肉,救護八路軍后代的感人故事。因獨特的藝術魅力和精品風格,也因陳素琴細膩入微而撥動心弦的精湛演技,《太行娘親》再次榮登2018新年戲曲晚會。
陳素琴并沒有止步于此。2018年,她繼續加工、修改、提高《太行娘親》,一遍又一遍揣摩角色心理,演了再改,改了再演,摔倒爬起,爬起再摔……兩腿腫得如灌了鉛,但半夜三更還在練,膝蓋磨爛鮮血流,擦掉淚水繼續跪……多少個不眠之夜,多少回哭了又笑。終于,《太行娘親》被評審為2018年度全國舞臺藝術重點創作劇目、2018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工程重點扶持劇目。陳素琴也因為在《太行娘親》中的突出表現及完美演繹,榮獲第29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主角獎”。
上黨梆子《沁嶺花開》劇照,飾李山花。
太行人演太行戲,太行戲道太行情?!昂脩蛑挥凶尭嗟娜丝吹?,才能進一步彰顯文化自信?!标愃厍偈沁@么說,也是這么做的。多年來,她數次代表上黨梆子參加全國各地文化交流活動,攜上黨梆子走出太行山、跨過黃河、跨過長江、跨過海峽兩岸,帶領上黨梆子步入了新時代。同時,堅持深入工礦企業、山莊窩鋪“送戲下鄉”,從人民群眾中來,到人民群眾中去,以精品奉獻人民,每年演出300余場次,受益觀眾80余萬人。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陳素琴積極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創作文藝作品《以藝抗疫》,走在了全省文藝院團抗疫工作的第一方陣,彰顯了國有文藝院團及文藝工作者的責任和擔當?!吨袊幕瘓蟆贰吨袊鴳騽 贰段幕驴返葒壹増罂?,贊譽陳素琴為“太行山上的寒柳”。
“作為新時代的文藝工作者,要心無旁騖創作精品,真情實意為民服務,用精品力作開拓文藝新境界?!毙断聵s譽,陳素琴倍感任重道遠,未來,她還要傳承好老藝術家們留下來的寶貴財富,充分發揮好“傳幫帶”作用,為青年演員提供更好的平臺和機遇,讓“后浪”們盡情綻放。
?。▉碓矗喝嗣窬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