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晉城市委宣傳部主管 晉城市融媒體中心主辦
設為首頁 新聞爆料
首頁 >> 山西新聞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奏響新時代黃河澎湃樂章

2023年04月18日 09:30:00 來源:山西日報

  我省地處黃河中游,干流山西段總長965公里,流域涉及我省11市、86個縣(市、區),面積11.46萬平方公里,占全省總面積的73.1%,汾河、沁河、涑水河等是重要的入黃支流。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千百年來,黃河日夜奔流,或一瀉千里氣象萬千,或穿原入谷浩浩蕩蕩,滋養著華夏大地。

  在新時代,我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論述,錨定創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要實驗區目標,深入打好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不斷改善。2022年,我省黃河流域59個國考斷面中,58個斷面參與評價,優良水體比例82.8%,同比提升16.7個百分點。黃河干流8個國考斷面全部達到優良水質,其中Ⅱ類及以上水質斷面比例87.5%,同比提升12.5個百分點。

摸底溯源治理攻堅

穩步推進“一泓清水入黃河”

  入河排污口是嚴控污染物進入黃河的最后一關,2020年,我省全面啟動汾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作為黃河流域水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的重大基礎性工作,只有全面摸清排污口底數,真正了解突出排污問題和薄弱環節,才能開展精準治理、科學治理、依法治理,不斷改善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質量。通過此次排查,我省生態環境部門發現問題并及時處理,為黃河流域水環境質量改善奠定了基礎。

  今年3月中旬,生態環境部又啟動了黃河干流中下游及部分支流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作為此次專項排查工作試點,運城市按照部署,采取“查、測、溯、治”并舉的辦法,進行拉網式排查,該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隊技控室主任謝晉帶隊協助此次排查工作。謝晉告訴記者,排查中,他們采取徒步巡河等形式,配合生態環境部工作人員進行現場定位、拍照錄像,然后溯源排污主體,并根據此前黃河運城段摸底掌握的904個排污口進行現場核查。

  除了摸清底數,對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做到心中有數,近年來,運城市還積極采取堵疏結合的方式,不斷提升污水處理能力,從根源上解決黃河流域水污染問題。

  離河津市陽村街道蒼頭村污水處理站一公里遠的地方,便是黃河。自2020年蒼頭村的污水處理站建成后,不僅解決了村里污水橫流的問題,也徹底消除了污水直排黃河濕地的頑疾。采訪中,村民紛紛告訴記者:“污水處理站建成后,村里環境大為改觀,也為我們徹底改變鄉村面貌帶來了信心?!睋?,河津市作為我省農村污水綜合處理試點縣(市),先后投資5億元,全面鋪開農村生活污水綜合利用工程,基本實現了94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

  省生態環境廳綜合處處長李婕介紹,近年來,我省不斷深化地表水污染治理,在2020年、2021年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的基礎上,2022年又組織開展了入河排污口“再排查、再整治”工作,全面加強和規范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強化水污染物入河管控。研究制定《“一泓清水入黃河”工程方案》,謀劃十大重點工程,推動到2025年汾河流域國考斷面全面達到Ⅲ類及以上水質,逐步穩定實現“一泓清水入黃河”。

修復治污同步發力

生態脆弱區變為綠色屏障

  黃河入晉后的第一地是忻州市偏關縣,該縣地處毛烏素沙漠邊緣,當地百姓的記憶無一不跟風沙有關系。在偏關縣老牛灣開農家樂的李浩敏是偏關本地人,他告訴記者:“以前風沙一起,遮天蔽日,人們都躲在家不敢出門,白天屋里都是黑的?!倍嗄陙?,偏關縣積極“造綠”,加速推進京津風沙源治理、呂梁山生態脆弱區治理等項目,如今林地面積已達121.2萬畝,綠化率達到了40%。偏關成為我省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的生動寫照。

  我省積極貫徹綠色發展理念,以“兩山七河一流域”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為牽引,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生態系統質量顯著改善。2022年底,全省水土保持率達到63%,同比提升1個百分點。以“兩山”工程為引領,大規模開展國土綠化行動?!笆奈濉币詠?,2021年、2022年每年完成營造林500萬畝以上,黃河流域正從生態脆弱區變為綠色屏障,護衛表里山河一片錦繡。

  一手抓流域污染治理,一手抓生態保護和修復。李婕介紹,省生態環境廳率先在我省黃河流域開展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尾水人工潛流濕地建設,截至目前,已建成尾水人工潛流濕地40座,濕地面積合計1683公頃,實現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三項主要污染物濃度達地表水Ⅲ類水質。不斷深化太原及周邊“1+30”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開展黃河流域“清廢行動”,積極推進黃河流域歷史遺留礦山污染狀況調查評價。強化生態文明創建示范引領作用,2022年,我省黃河流域3個縣區被命名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1個縣區榮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稱號。首次啟動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黃河流域共有9個縣區被命名為第一批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污染治理成效顯著,生態保護不斷推進。數據顯示,2022年,黃河流域86個縣(市、區)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平均為4.34,同比下降4.0%,PM2.5平均濃度為36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比例平均為77.9%。

岸綠景美人水和諧

再現黃河岸畔秀麗風光

  春回大地,水暖鴨知。4月的河曲縣黃河岸畔,成群的野鴨聚集在黃河沿線的濕地公園里,嬉戲玩耍,振翅欲飛。近年來,隨著流域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河曲縣黃河河道岸畔濕地資源得到有效保護,每到冬季,飛抵河曲縣黃河濕地公園越冬的白鷺、黑鸛、野鴨絡繹不絕,成為當地亮麗的風景。

  河曲縣黃河濕地公園位于縣城西北部,沿黃河蜿蜒的河道而建。隨著公園綠化不斷提升和生態修復項目的逐步推進,岸綠景美,人水和諧,洋洋春日,一派大好風光。

  4月1日一大早,記者在公園里看到,除了工作人員在清掃收拾,還有不少市民正在晨練,一些書法愛好者還結伴練習地書。園內新鋪設的道路整潔干凈,步行道周圍百花綻放,姿態各異的綠植讓人心曠神怡,倍感舒適愜意。路邊各處還豎著宣傳牌,向來游玩的人們科普著當地野生動植物資源和濕地生態保護知識。據悉,該濕地公園目前有100多種野生動物,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2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12種、省重點保護動物50多種、魚類20多種,還有160多種野生植物。公園也成為當地百姓休閑娛樂的首選。

  如今,在黃河岸畔,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正成為常態,流域生態環境整體提升為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生態幸福感。

  偏關老牛灣,藍天與碧水一色,濤聲與鳥語和鳴,像李浩敏一樣,許多人看好這里的生態環境,辦起了農家樂,吃上了“生態飯”;萬榮廟前,汾黃相匯,黃河一號旅游公路邊的壯麗景色一覽無余,廟前新村的老人們看著遠去的河水笑容滿面。

  黃河之水從遙遠山巔呼嘯而來,九曲回蕩濤走云飛,守護傳承著華夏民族的根脈,鼓舞著一代又一代人勇往直前。在新時代,三晉兒女將繼續承擔好保護黃河的使命任務,認真實施黃河保護法,把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全流域治理統籌起來,扎實推進“一泓清水入黃河”重大工程,推動轉型節能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奏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的澎湃樂章。

  本報記者程國媛

【打印】 [ 責任編輯: 張嬋 ]
晉城市融媒體中心版權與免責聲明

《太行日報》、《太行日報·晚報版》和晉城新聞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視頻)獨家授權晉城新聞網發布,版權歸晉城市融媒體中心所有,報紙和網站發布的獨家新聞,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否則以侵權追究責任!

凡本網未注明"來源:晉城新聞網、《太行日報》、《太行日報·晚報版》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對本文內容有疑義,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晉城新聞網咨詢電話:0356-2025100。

我要評論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Copyright 2006 - 2017 jcnews.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晉城市鳳臺西街338號晉城市融媒體中心 聯系電話:0356-2025100 E-mail:thrbwlb@163.com

晉城市直新聞媒體有獎糾錯   平臺技術支持:北京拓爾思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晉城新聞網版權所有 未經晉城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4120190021 晉電子公告備2010018號 (署)網出證(晉)字第006號      晉ICP備 19008049號      晉公網安備 14050202000012號

亚洲无码在线播放|亚洲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国产成本人片免费AV永久|最新69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免费